控车王(《极速车王》:福特的司机驾驶着奥斯卡的梦)

允霆科技 手机 2023-12-12 607 0

《极速车王》这片最屌的地方在于,你以为它要黑法拉利,结果它把福特从头黑到脚黑得体无完肤黑到飞起。(引用车粉)




说到底,不管影片还是诞生了影片的现实,都是福特汽车一段不忍揭露的黑历史。而这段黑历史,不仅仅说福特汽车,就是赛车界和那个时代,都不能回避的黑暗与腐朽!




在传奇与写实之间,它选择了戏剧性!


《极速车王》是一部半虚构性的作品,因为剧情里的那些人,在历史上都是有原型人物的。而那些原型人物,在现代汽车创业史的地位,都是奠基性的存在。




如同它的副标题《Ford v Ferrari》一样,福特与法拉利两家的宿怨,是赤裸裸的豪门恩怨,其中夹杂了一个将挚爱作为人生信条贯彻一辈子的疯子的历史,故事!




历史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这个奇迹和经典层出不穷的时代。那个时代是工业革命之后最大幅度的增长点,蓬勃发展的电气工业催生了繁荣的文化与娱乐环境,造成人们休闲方式的彻底提升与更新换代。




于是,每个行业都涌现出大量带着强烈个人色彩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个性鲜明同时职业素养也是出类拔萃,在满足了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将自己的个性发挥到了极致!《极速车王》里面,那个脾气暴躁,敢对于资本家老板横眉立目,破口大骂的肯·迈尔斯就是赛车环形跑道上具有绝对话语权的行业翘楚。





说到底是一位英雄的最后落寞!


KENNETH HENRY MILES 肯·迈尔斯 1918-1966




肯,是 60年代赛车场上的无冕之王。他不仅仅是一名出色的赛车手,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赛车设计师。许多赛车手都驾驶他设计的赛车拿到了更好的名次,比如1966~1969年的四届勒芒比赛的冠军赛车都是他和谢尔比设计的福特GT40。




肯称王的资历,不仅在于他的战绩和冠军数目,而在于他对于自己生命的挑战勇气,以及战胜自己身体的坚强的意志力。




我说肯在东方是不可能成为世界级赛车手的,你会信吗?




他7岁就患有心脏瓣膜疾病,大半个童年都在床上度过。这样的身体状况,在东方的思维里,是天生与讲求速度与与之匹配的强健身体条件相绝缘的。




但他为了挑战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长大后却成了专业赛车手,赢取了F1、勒芒等大赛的各项大奖,还刷新了16项美国和世界速度记录。




由于他的心脏病,为了避免在比赛时候,因为高速行驶的气压和加速度强压使得心脏出现问题,每一次参加比赛的时候,都需要把药压在舌头下来缓解胸痛。




1959年,他因为身体问题告别了赛车手,退居幕后做了汽车设计师和赛车设计师,为汽车行业和赛车行业做出大量贡献——比如他设计的福特GT40车型,最终赢得了1966-1969年的四届勒芒,甚至在1966年勒芒包揽了前三名。




但是,肯并没有拿到本该属于他的殊荣!




在1966的勒芒,作为车手出赛的他,在响应福特车队老板最后三车同时压线的政策性要求(老板的意思是用最后三甲选手都是福特车队车手的战况,羞辱一直压制他们的法拉利车队,并且为福特车队的新车型做最具说服力的广告!)




之后,却被比赛组委会因为他起点靠前,而剥夺了他并列第一名的名次,使得他到达职业顶峰的“史上第一个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的人”称号的努力在1966年付诸东流。




这一决策,成为60年代赛车史上有名的政策丑闻!




而不幸并不单纯出现一次,而是接踵而至。在错失这次集齐三大标志性赛事第一的机会之后,处于最后辉煌期的肯,其实踌躇满志的要继续自己的赛车事业,打算再次完成自己三大赛事集于一身的奋斗。




如果上帝愿意给他两年甚至是一年的时间,他就有机会夺回原本就属于他的荣誉,但他还没等到那一天的到来就离开了人世。勒芒比赛结束2个月后,肯就在测试赛车的过程中遇难,出师未捷身先死……




也是另一位英雄无法挽回的哀伤!


而与肯合作设计出GT40车型的卡罗尔·谢尔比,也是一个极度专业的商业策划人和车型设计师。但是,作为车手他的成绩无法和肯相比。谢尔比的赛车成绩是典型的泛泛之辈水平,在赛场上他是肯的陪衬,而在制造程序和商场斡旋上,谢尔比就是肯最锐利的谈判工具。




谢尔比最得意的商业案例,是“空手套白狼”的从英国CA和福特汽车手上套取到彼此的最核心设备,组装成了世界上第一台Cobra。他向英国CA建议:““给我一个车身,我给他安上福特的引擎”,同时向福特汽车抛橄榄枝:“给我一台引擎,我可以把它按在AC的车身上”,然后,利用双方的信任和优势力量,达成了自己的目的!




而1966年这桩事情,仅仅是谢尔比人生里渺小的一部分。影片还是侧重于展现肯最后一次失败,以及谢尔比一辈子里最憋屈的一次失误!





打败他们的不是比他们更优秀的赛车手,而是黑暗的人性和腐败的体系。


肯这场生命里最后的失败,以及谢尔比这场追悔莫及却无法挽回的失误,却是非战之罪!


这场失败的根源,是福特汽车公司高层一时兴起的追求广告效应的狗屁决定!万恶的资本家想要在压制自己多年的对手面前,宣布自己一时的胜利,代价自然是牺牲肯职业生涯里最后登顶的机会。




60年代,是法拉利公司和福特汽车在汽车市场为市场份额斗得刀刀见血的主要时期。而为了达成壮大自己击垮对手的终极目的,资深的资本家,福特汽车的老总亨利·福特想要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压垮对手法拉利。为此,提出“以1000万美金买下法拉利”的条件来收购对方。




但是因为年轻气盛,在附加条件里提出“福特买下法拉利后,有权控法拉利在赛车上的预算”,为此激怒了法拉利当时的掌舵人恩佐·法拉利,于是,在老恩佐的羞辱与严词拒绝里,这桩好生意被谈黄了。




正因为如此,不死心的亨利才决定组建自己的车队参加勒芒比赛,想要通过自己新贵的身份,和新兴车型的优势,在舆论上打败法拉利,获取形势优势。




为了获得这种优势,亨利请来谢尔比,而谢尔比拉来了肯,两个人组成搭档,在福特汽车的生产线内部,强行开启了GT40车型的研发和制造。




这种极速投产,用新品来挤占市场,在自己并没有完全把握的领域砸下全副身家,以求用一个理念全新的产品,想用一战成名来彻底击垮对手,换取自己根基稳固这样的招数,毁灭了很多急于求成的豪门。比如,痴迷于超级豪华越洋客机的理念投产者——二战时期独一无二的飞行家,霍华德·休斯!




而问题是,在等级森严的汽车制造业领域,亨利并没有给予肯和谢尔比足够的信任与自由发挥的权利。




因为肯的强硬,得罪了上层,为此他作为福特汽车车手参加比赛的安排多次受阻,1965年甚至因为内部命令,肯退出了勒芒的比赛,结果福特车队全军覆没。




而1966年,原本有机会拿下生涯定点的肯,也因为要求三车并行压线的宣传策略,在终点前减速完成了公司的政策命令,却痛失第一的殊荣,造成终身之憾。





我们用尽全力对抗了黑暗,而不是用来粉饰太平!


《极速车王》在完整的叙述肯对于赛车事业全身心的热情变成最后的落寞的时候,大幅度地刻画了以福特为代表的当时汽车制造业的内部陈旧而腐朽的组织结构形式。






在“荣光和尊严”一直贯穿整部电影的叙事过程里,贝尔那种对于体型的执拗,完美的复制了肯对于赛车的天生热情,而马特作为奥斯卡专业陪跑二十年的最佳男配角,也用谢尔比那种曲折迂回但初衷不改的坚韧,来展示了不仅仅是赛车制造行业的那种将效果做到最好的专业性与敬业精神。




他们用两个故人的故事(肯因为意外事故与1966年过世,谢尔比因为身体原因于1990年离世),来展现了那个黄金时代了人们最可贵的精神,和面对强权而不屈服的勇气。




一部让心脏瞬间加速到7000转的赛车片,虽然今年估计是拿不到奥斯卡了,但是不妨碍我们用现实的眼光,去探索赛车行业真实的情形,而不是用一种爆米花元素,去继续虚假的拯救世界的臆想!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允霆科技

允霆科技网是一家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为客户提供各类科技新闻、科技资讯、科技产品评测、科技解决方案等科技行业服务的高科技企业。

最近发表